擦亮小城镇 推进镇域经济发展

作者: 发布时间 : 2021-01-05 发布单位 : 点击数:34846

市政协委员 杨文杰


小城镇是连接城市和乡村的纽带,发展小城镇是统筹城乡发展、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也是当下推动国内大循环的关键环节和重要支点。但长期以来,部分小城镇特别是工业基础差、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小城镇,始终无法突破其建设发展中的难题和瓶颈,不能充分发挥小城镇“连城带乡”的纽带作用。近期,湖北省政府发布“擦亮小城镇”三年行动实施方案,为现阶段小城镇发展指明了方向。现以老城镇为例,就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就加强小城镇建设、推动镇域经济发展提出建议。

一、基本概况

老城原称“上明城”“桓城”,是松滋古县城。自东晋咸康三年(公元337年)设立县治,到1943年日军轰炸老城、县治外迁,老城作为县治历时1606年。其间,晋代南河东郡郡治、荆州刺史府,陈朝南荆州府也曾附廓于此。

老城镇地处松滋市西北部,北临松滋河,与涴市、八宝、枝江百里洲三镇隔河相望,与陈店、新江口镇比邻而居。全镇国土面积11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6335亩,总人口约5万人,辖17个村和1个社区。有荆州江南县市地面唯一古建筑云联塔和全国第一家乡镇文物园,被誉为“鹿鸣凤翔之地、松滋文化之源”。老城镇是农业大镇,有老城花生米、高城香芹菜等独具地方特色的农产品。老城镇工业基础相对薄弱,交通、区位等优势不足,镇政府所在地老城社区位于乡镇北部,总面积约1.2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000余人。

二、存在问题

(一)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由于无法纳入农村建养一体化项目,镇、社区两级财力又非常有限,老城基础设施建设非常薄弱。一是集镇背街小巷断头路多、路面硬化率低,严重影响群众出行。二是街巷道路狭窄、可提供的停车区域少,通行难、停车难问题突出。特别是在国庆、春节等返乡人员剧增之时,车辆乱停乱放现象严重,根本无法得到有效解决。三是城镇亮化美化不足。路灯设施建易管难;“护城河”虽经多次清洗疏挖,仍是治标不治本。

(二)集镇日常管理未成常态。集镇日常管理基本由政府和社区包办,由于财力投入十分有限,难于建立和维系长效的管理机制。如对影响交通出行的出店经营、乱停乱放等行为,由于街道狭窄,目前只能采取沿店面门口划线的方式,对于部分商家的违规行为,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基本只能规劝,无法采取有效措施。集镇管理处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状态,难以管好,也管不到位,无法形成长效机制。

(三)人文特色尚未形成。老城作为历史上的郡治、县治所在地,其人文历史悠久、文物古迹众多,镇委镇政府也将“人文立镇”作为奋斗目标之一。去年老城镇积极争取省级资金约70万元,完成了云联塔主体修缮工程,美化了周边环境,但距离全面充分挖掘老城文化底蕴、对外讲好老城故事以及以文化带动地方发展这一目标,还有很大的距离。

由于存在上述一些问题,老城集镇社区在承接农村人口、带动周边发展方面的能力和作用十分有限,严重制约了镇域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三、对策建议

(一)加大政策支持,夯实管理基础。小城镇建设应该遵循市级统筹、乡镇主责的原则,特别是对于经济基础较为薄弱的乡镇,其建设能力十分有限,需要市委市政府在项目编制方面予以倾斜。如道路的硬化、集镇沟渠的整治等方面,亟需上级党委政府统筹安排,纳入项目库,按照时间节点逐步整治到位。同时,在集镇管理方面,乡镇缺抓手的一大主因是执法力量的缺失,城管部门需进一步向乡镇集镇延伸,从而改变集镇秩序特别是经营秩序难管难治的现状。

(二)抓实产业建设,发展镇域经济。产业发展是经济发展之基。老城镇要结合当枝松高速过境的契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支持乡贤回归创业。要加快冷链物流、仓储物流业发展,降低产业发展成本,助推农业产业发展。将老城花生米、芹菜等口碑产品做大做强,鼓励蛋白桑企业通过技术革新实现产业升级,发展镇域经济,增强发展底气。

(三)立足规划发展,找准自身特色。特色是小城镇的生命,文化是小城镇的灵魂。要坚持绿色发展、生态发展的小城镇可持续发展之路,充分挖掘小城镇的人文底蕴和乡土特色。老城镇应以推进古建筑云联塔和古镇文化旅游发展为重点,争取资金和项目修缮东、西街百年古屋,整治西街莲花池,迁址文物园,并连点成线,让文化给予乡村旅游内涵,以旅游提升城镇知名度,进而促进城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四)坚持群众主体,扮靓集镇风貌。要坚持大家的事情大家干的思想理念。一方面,要结合党员干部下沉社区活动,充分发挥行政企事业单位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和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要让党员干部和群众共同治理集镇、管理集镇,共同监督集镇不文明行为,以彻底整治乱停乱放、乱搭乱建、乱丢乱扔等不良陋习。另一方面,要持续深入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要以“邻里守望互助社”、“爱心超市”等志愿者服务组织为载体,鼓励广大群众积极投身社区民生建设、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活动,以全面提升居民文明素质,扮靓集镇整体风貌。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