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323攻坚行动 助力健康松滋建设

作者: 发布时间 : 2024-01-03 发布单位 : 点击数:45

市政协委员黄华


“323”攻坚行动是省委省政府打造健康中国战略湖北样板的重要举措,主要目的是解决好影响群众健康的心脑血管、癌症、慢性呼吸疾病3类重大疾病,高血压、糖尿病2种基础疾病,出生缺陷、青少年近视、精神卫生3类突出公共卫生问题。其主要指标已经纳入全省“十四五”规划,纳入各级党政领导班子政绩目标考核和政府为民办实事的重要内容。

一、工作成效

组织构架建立健全。我市于2021年9月启动实施“323”攻坚行动,组织制定了“323”健康问题系列防治方案,依托市人民医院、市中医医院、市妇幼保健院、市三医分别成立了肿瘤、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病、脑卒中、糖尿病、儿童青少年近视、出生缺陷、精神卫生八大市级专病防治中心,各专病防治中心组建了防治体系,拟定了防治规划和实施方案,构建并管理专科专病联盟,依托联盟进行疾病管理,通过业务培训、健康科普、举办义诊等多种形式推进攻坚行动任务落实。在市疾控中心设立了管理办公室,开展慢性病及健康影响因素监测与评估,加强健康教育与行为干预指导,加强健康松滋建设技术支撑,建立与专病防治中心工作协同机制,局机关相关股室领衔牵头“323”攻坚行动专病防治工作,健康松滋办统筹协调专病防治工作的开展。

专病防治成效突出。突出预防,建立了市级健康科普专家库和资源库,利用全媒体传播平台,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宣教活动,推送“323”专病防治科普知识。全市医疗卫生机构共发放健康宣教资料及个体化健康教育处方260余万份,更新健康教育专栏1800期,开展公众健康咨询和健康知识讲座1840次,播放健康音像资料累计2.5万小时,开展心理健康“六进”活动6场次。组织开展了省第八届我市第三届万步有约健走等群众性体育运动,荣获全省第八名。群众健康素养水平由2020年的25%提升至35.69%。扩面筛查,实施35岁以上人群首诊测血压、血糖制度。完成首诊测血压筛查100293人次,确诊4845人;完成血糖筛查67966人次,确诊1895人;开展心脑血管一体化筛查25万余人次、五大肿瘤早期筛查2061人次;开展适龄妇女宫颈癌免费筛查43325人次,乳腺癌筛查3782人次;完成慢阻肺筛查1927人,肺功能检测1126人;婚前医学检查471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714对,产前筛查1521人;儿童青少年视力普查60067人,近视防控筛查1875人。

治疗规范管理有序。开展糖尿病患者随访管理73630人次,新发现并建档纳入管理的糖尿病患者1104人。开展高血压患者随访管理268086人次,新发现并建档纳入管理的高血压患者2885人,规范管理服务率达80%以上;以视力筛查为基础,为我市儿童青少年提供集健康教育、监测预警、综合干预、动态管理于一体的视力健康管理服务,我市近视率由2021年的56.3%逐年下降至43.18%;加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综合管理,规范管理率达98.47%。我市胸痛中心通过中国胸痛总部再认证审核,卒中中心通过省脑防委复审,“心电一张网”项目为全省首个实现全域覆盖的县市。所有危急患者的救治均得到市人民医院专家的电话远程指导并得到妥善处置。成功创建了省级“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成立了“肿瘤专科联盟”,提升了我市肿瘤规范化诊疗水平,精神障碍患者“应收尽收、应治尽治”。

二、短板不足

智慧医疗推进滞后。一方面卫健系统内各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信息系统建设参差不齐,县、乡、村三级医疗服务信息未实现互联互通;现有疾控、妇幼、监督、精神卫生等公共卫生服务信息系统繁杂,各自为阵;医疗与公卫信息互不相通。另一方面卫生健康服务信息与医保、药监、民政、公安等部门信息仍靠“函告”等原始模式进行交换,很大程度上阻碍“三医联动”、部门有效协作的有序推进。

能力建设亟待提升。队伍建设严重滞后,专业人员招不进、留不住现象,特别是乡镇、村级人员严重不足且现有人员严重老龄化,业务能力明显不足;市直综合医疗机构、专业公卫机构重点专科支持力度不够,建设进度滞后,整体能力亟待提升。硬件设施不足,乡镇卫生院未配备CT设备,不能及时辨别卒中的疾病类别,错失最佳治疗时机。多家乡镇卫生院未配备肺功能仪器,慢阻肺常见治疗药物配备不齐,导致筛查治疗受限。

政策要素保障不足。“323”攻坚行动没有明确的防治工作经费,对“323”工作的硬软件建设、日常运行、健康教育、疾病筛查、调查摸底等工作没有明确的投入机制和奖补标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质量完成健康宣教、信息统计、筛查管治等工作。

三、对策建议

智慧医疗提质提速。建立全市统一卫生健康信息综合管理平台,实现全市域内居民医疗信息、基本公共卫生信息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信息市、乡、村互联互通,完善医防融合信息化支撑功能,实现与省、市“323”一体化防治平台相对接,打通市、县、乡、村,支持疾病预防、筛查、管理、治疗全链条服务覆盖。“323”攻坚行动各病种的县级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实现区域内医疗信息上下联通、医疗公卫服务信息互通共享。

基本设备配齐配优。在“心电一张网”稳步实施的基础上建立远程影像诊断中心,让“323”攻坚行动涉及疾病可参照“心电一张网”防治模式进行。按照基层检查,上级诊断的模式建立专病业务交流平台和远程影像诊断中心,补齐基层医疗机构能力不足的短板,提升镇村医疗机构疑难疾病的救治能力。借鉴“枝江模式”逐步为乡镇卫生院配备CT设备,让脑卒中患者能尽早识别,尽早救治,提升脑卒中急诊救治能力,降低脑血管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完善脑卒中救治体系。建议为剩余12家基层医疗机构配备便携式肺功能仪,使慢阻肺患者早期筛查、早期干预无遗漏。

政策项目用足用活。省政府在医保、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地方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方面提出了优先或侧重投向“323”攻坚行动原则要求,要将临床可诊断、治疗有手段、群众可接受、财政能负担的慢性病筛查列为普惠制的公共卫生措施。在信息平台的建设、基本设备的配置、慢性病的主动干预和管理、重大疾病的防治、群众素养的提升、专业人才的引进等方面给予一定的财政保障。

部门联动协力协作。应将“323”攻坚行动指标列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落实投入政策,研究支持慢病用药保障、重大疾病筛查和救治保障等政策,加强健康影响因素监测,广覆盖组织开展健康宣教,形成合力。

人民健康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和重要标志。我们要努力创新实践,用实际行动绘就健康为民底色,为“健康中国”建设提供更多“松滋经验”,为“冲刺百强县、建设示范区”提供更加坚实的健康支撑。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