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素质专业化勇担当 懂农业重农村爱农民

作者: 发布时间 : 2024-01-13 发布单位 : 点击数:3168

——关于基层年轻干部断档的思考与建议

市政协委员 肖刚


有组织、有计划地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既是干部“高素质”之需,也是干部“专业化”之需。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基层工作任务越来越艰巨,工作管理难度越来越严,社会对基层部门人员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基层工作压力越来越大。这就要求加强基层部门的能力建设,其中队伍建设是关键。

一、基本情况

以街河市镇三个农口单位为例。镇农技服务中心共计5人,5人皆为“以钱养事”人员,其中年龄最大为49岁,年龄最小为44岁,平均年龄为47岁;镇水利站共计4人,在编1人,3人为“以钱养事”人员,其中年龄最大为59岁,年龄最小为29岁(为2023年新招录退役军人),平均年龄为47岁;镇畜牧中心共计10人,在编2人,8人为“以钱养事”人员,年龄最大为59岁,年龄最小为39岁,平均年龄为50岁,可见基层人才断档情况较为突出。

二、存在问题

街河市镇为传统农业乡镇,也是畜牧强镇。通过长久以来的发展,全镇“一村一品”“多村一品”产业格局日渐凸显,然而越往前发展,越能感觉到发展受到很多瓶颈的制约,其中年轻专业技术人员缺乏是当前比较严峻的问题。

一是引进难度较大。年轻专业技术人才到基层谋求发展的意愿不足,基层工作环境差,加之有些政策和待遇还不到位,更加导致年轻专业技术人员“避而远之”。以镇农技服务中心为例,该中心已连续多年未引进新生力量,现平均年龄已达47岁,基层农业工作需要较长时间的积累和沉淀,现呈现出后继无人的现状。

二是思想认识滞后。高位思考、谋求长远的意识比较淡薄,导致干事创业急功近利,大局意识、战略意识缺乏,对人才发展仍然没有从根本上引起重视。

三是体制机制受限。目前人才引进受编制、资金、程序等多方面的限制,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5人皆为“以钱养事”人员,工资待遇无法得到充分保障,这就导致他们不得不自己去“自力更生”,严重影响基层人员干事创业的激情。

三、对策建议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引导广大人才爱党报国、敬业奉献、服务人民。长期以来,艰苦边远地区和广袤基层存在工作条件艰苦、环境待遇不优、发展空间狭窄等问题,人才“引不来、留不住”,给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要始终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在激励人才向基层流动上下真功、使真劲、出真招、用真情,真正让各类人才在基层有为有位。

一是“查漏补缺”,创新方式方法。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思路,量身打造人才引进“清单”。依托流动党组织、商会及招商引资点,建立招才引智工作站,延伸人才引进工作触角,拓宽发现人才渠道,以求贤若渴的态度,海纳百川的胸襟,突破人才限制,破除传统思维束缚,不拘一格引人才,实现各类人才的精准回引。同时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退伍军人、创业能人到乡村工作和创业,着力把现代化农业、数字经济、城乡规划等专业人才队伍充实到基层队伍当中,为基层建设提供“源头活水”。

二是“配套服务”,完善保障机制。完善人才服务机制,出台人才工资待遇、住房、医疗、政务服务等配套服务政策,同时还可以出台一定政策措施,引导涉农专业学生走向基层这一广阔的天地。不仅要做到资金上给予扶持,同时又要做到政策上给优惠,切实增强基层人才的归属感和获得感。加强专业培训教育,建设人才工作一把手负责机制,坚决落实人才工作专员,配齐配全各单位人才专职工作人员,形成多方面多层次的人才队伍体系,定期对人才队伍进行培训指导,不断更新人才队伍的思想与政治观念,与时俱进,才能更好指导基层工作开展。

三是“提高站位”,优化任用制度。培养选拔任用专业技术人员,始终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大力选拔任用坚决拥护“两个确立”、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实绩突出、得到职工群众认可的干部;同时制定公平公正的基层队伍选举及任用制度。在基层党组织工作建设中,制定一套严谨且公正的一系列人员聘用制度,多措并举吸纳专业人才,真正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人才队伍。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