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滋市人民政府 关于促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2018-02-23
地方政府
已阅 1979

松政发〔2018〕1号

各乡、镇人民政府,松滋经济开发区,市政府各部门:

2018年是全市工业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推进之年,为促进全市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央、省、荆州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树立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的理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转换经济增长动力、转型升级高质发展、转变投资融资实效、转优服务发展环境为主攻方向,推动工业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不断增强工业经济发展的创新力和竞争力,加快实现全市工业高质量发展。

二、目标任务

2018年,全市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90亿元,增长15%;工业增加值增速10%;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37亿元,增幅25%;新增进规企业12家;成功申报省级高新技术企业10家;新增省级“两化融合”示范企业5家。

力争引进投资亿元以上项目50个,新开工建设固定资产亿元以上重大项目40个,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和重大项目建设投资(含往年项目)100亿元。

三、工作重点

(一)加快转换经济增长动力。

1.把握投资关键。全力抓好招商引资“一号工程”和项目建设“一号任务”。完善产业链招商推进机制,围绕白酒酿造、生态造纸、绿色化工、新型建材、轻纺服装、机械设备装配、农副产品加工等主导产业和汽车装备制造、矿产品精深加工、资源循环利用、电子生物医药及其他等新兴产业,着力引进上下游配套项目,加速延链补链,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利用我市资源、口岸、港口等优势,引进一批精深加工项目、大进大出项目和返乡投资项目。紧盯重点区域、重点企业、重点储备项目,开展“一对一、点对点”精准招商。落实年度工业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完善在建重大项目督导服务机制,切实解决项目落地、开工投产的节点难点问题,确保完成项目投资建设的目标任务。清理闲置资产和“晒太阳”项目,鼓励采取兼并重组等“二次招商”方式,积极盘活存量资产和存量土地。

2.强化人才支撑。实施人才培养和引进计划,加快培养和集聚企业家人才、行业领军人才、高技能人才和创新团队。落实省“123”企业家培训工程,建立松滋市企业家协会,搭建企业家交流平台,每年专项列支50万元用于组织企业家外出学习考察、集中研讨、培训等活动,促进借鉴运用、相互提高、共同成长。安排1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职业技能培训,采取“三免一补一推荐”措施,培养一批具有专业技能的产业工人和新型职业农民。研究制定技术技能人才激励办法,不断提高技术技能人才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开展“松滋工匠”评选活动,积极培育“松滋工匠”人才。

3.注重创新引领。支持白云边创建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丽源科技做强研发中心、机械行业与华中科技大学联合组建矿山机械研究所。大力培育创新主体,充分发挥“两化融合”示范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引领作用,夯实创新发展基础。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积极开发具备自主知识产权和高新技术产品,提升市场竞争优势。支持骨干企业与大企业集团、高校科研院所构建产学研合作的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发展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一体化”产学研合作。全面落实中省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的税收政策。

(二)加快转型升级高质发展。

4.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对接“中国制造2025·湖北行动纲要”和全省新一轮推进“万企万亿”技改工程,全面推行工业减量化增长模式。积极争取省技改专项项目资金,市级配套1000万元企业技术改造升级专项奖扶资金,推进设备更新改造,鼓励传统产业加快淘汰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开展“机器换人”现代化技术改造,全面提升传统产业装备技术水平。加快产品升级改造,在纺织服装、农副产品等消费品领域,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的“三品”专项行动。支持企业提升技术研发能力、创意设计能力、品牌运作能力和市场经营能力,发扬“工匠精神”,发展中高端产品,培育“百年老店”。加快节能减排改造,支持冶金、化工、建材、造纸等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实施节能环保、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等技术改造,提升绿色发展水平。

5.实施企业培优计划。启动“领军工业企业及税源培植四年行动计划”。实施“骨干企业提升、中小企业成长、困难企业脱困”工程,用四年时间,实现亿元税收企业3个、五千万元税收企业5个、千万元税收企业20个、百万元税收企业80个。加大支柱产业和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坚定不移支持白云边稳健增长,实现规模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支持葛洲坝松滋水泥、荣成再生科技续建工程达产达效;促成亮锐科技成功引进8条先进生产线,扩大产能。加大“隐形冠军”企业扶持力度,打造一批市场领军企业和行业领先企业,争取省级“隐形冠军”企业达到6家。加大中小企业培育力度,实行登记管理、重点推进、奖扶挂钩,激励企业不断调整产品结构,创新营销模式,加强企业管理,实现快速成长。全力盘活停产半停产企业,按照“一企一档”“一企一策”分类指导的原则,精准制定脱困帮扶行动方案。

6.推动工业绿色发展。坚决贯彻落实长江流域“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要求,严格执行环保政策和产业政策,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进清洁生产,减少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推动传统产业调整改造和转型升级,严格执行项目准入标准,严控产能过剩行业违规新增产能。推进临港新区循环化改造试点建设,加强大宗工业固废规模化、资源化利用。启动化学品生产企业的专项整治和搬迁入园工作。推进全市清洁生产提升计划、大气污染和水污染防治清洁生产技术改造计划,组织实施工业清洁生产示范企业创建活动,打造生态、清洁、循环、文明新区。

7.实施深度融合发展。积极培育大数据交易市场,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推进城东园区、临港新区的商服、医疗、教育等配套建设,实现产城融合发展。加快实施港口二期、长江物流园、进港铁路、口岸等项目建设,构筑多式联运的综合枢纽区,形成区域融合发展。扩展总部经济发展路径,积极谋划总部基地建设,带动科研、设计、专家、办公集聚,实现创新融合发展。

(三)加快转变投资融资实效。

8.实行信贷倾斜政策。引导金融机构服务工业经济,进一步完善政府性资金存款与金融机构对地方贡献挂钩的激励机制,确保年新增工业贷款增幅不低于20%,推动金融机构大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积极创建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示范区,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开通“政银集合贷”。落实“政银保”,完善“助保贷”,力争全年新增信贷投放资金20亿元,实现企业直接融资2亿元。

9.着力拓宽投融渠道。积极向上争取各类支持工业发展的财政性资金。利用松江产业培育基金,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双创”孵化企业,助推企业快速成长,争取基金支持规模达到1亿元。充分发挥“两支基金”(松江产业培育基金、松江产业投资基金)的作用,在近三年内,逐步实现筹集基金8亿元,带动银行等金融资本30亿元,达到撬动社会资本100亿元投向实体经济的目标。壮大金财担保资本实力,为企业提供优质担保服务,争取担保资本金规模达到2亿元,再担保余额达到7亿元,续贷资金达到1亿元,切实缓解企业融资难问题。

10.推进企业挂牌上市。加强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的宣传、引导和培训,建立企业挂牌上市后备资源库,从全市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中,筛选30家以上作为上市挂牌的后备资源,力争新三板挂牌达到3家、四板挂牌超过15家。支持丽源科技主板上市,支持海兴卫生用品、神舟纺织在新三板挂牌。强化挂牌企业质量和效果,实行挂牌与融资分段奖励。

11.加强金融风险防范。坚决打击非法集资等违法违规金融活动,完善不良贷款化解机制,加大对逃避银行债务行为的惩戒力度,切实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四)加快转优服务发展环境。

12.推动园区升级改造。以产城融合、循环化改造为建设重点,调整产业规划空间布局。支持城东园区、临港新区现有公共服务平台的升级改造,加强园区供电、供热、供水、信息化、“三废”处理、安全监控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园区运用工业地产和采用PPP模式,建设通用性、配套性、集约性的标准厂房,为中小微企业承接产业、技术转移、集聚发展提供空间平台。

13.促进产品营运闭合。引导市内企业相互配套、产销对接、互采互用、抱团取暖,对本市企业能够供应的原辅材料、生产中间体、包装物、零部件、上下游配套产品等,同等条件下优先使用,就近配套,减少物流成本。发挥市场主体作用,鼓励优先使用本地企业产品,并按照产品种类、使用数量给予奖励(具体方案另行制定)。

14.优化政务服务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完善政府及部门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制度和项目投资负面清单制度,实行项目投资和项目建设联审联办。以“一号申请、一窗受理、一网办理”服务模式为目标,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实现“网上办”、“一次办”常态化。规范中介服务,落实收费惠企政策,坚决查处和整治涉企乱收费行为。落实企业“安宁日”制度,严格执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模式。对涉企重大行政处罚决定实行备案审查。着力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激发和保护优秀企业家精神,增强企业投资信心。

15.推进信用体系建设。加强企业信用信息征集、管理和应用,完善企业信用基础数据库和服务平台建设,依法定期发布企业“红黑名单”,加强对守信主体的奖励和激励,增加失信企业惩戒力度。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业强市工作领导小组的职能作用,建立旬会商、月督办、季交流、半年考核、年终结账的工作机制。完善“四大家”领导联系服务工业企业制度,落实“万名干部进万企”长效帮扶机制,切实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突出难题,增强企业发展信心。坚持“逢三会办”、“四办四问”机制,强化重大项目时间表、路线图、清单式管理,对企业需求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加强运行调度,确保全市工业高质量运行。严格执行督办通报制度,严肃考核结账方案,促进责任落实、任务完成。

(二)大力营造氛围。坚定工业发展信心,利用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平台,围绕“工业强市”主题,通过开辟专题、专栏、专访等形式,大力宣传工业经济发展的目标任务和落实措施,牢固树立“企业兴则产业兴、工业强则经济强”的理念,深入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全员参与工业大发展、大建设的浓厚氛围,形成推进工业发展的持续动力与强大合力。

(三)强化调度督办。制定工业经济发展责任考核办法,分解工业发展、产业推进、企业帮扶、招商服务和项目建设等任务,定期通报工业经济调度运行情况,将日常考评纳入年终绩效考核并调增比重。组织市委市政府督查室及相关部门参与的联合专项督查组,定期就重点工作推进和落实情况进行书面或现场督查。对推进不力、进度缓慢的予以通报,对工作中出现办事推诿、以权谋私等违规违纪行为的严肃处理,全力保障各项工作顺利推进。

2018年2月23日

主办: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松滋市委员会